发布时间:2025-03-22浏览次数:70
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集团旗下广西梧州制药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固体车间,作为梧州制药起家产品“中华跌打丸”的生产车间,始终坚持“造中华好药”的初心使命,积极探索智能化生产转型之路,从传统的手工制丸,到自动化生产线,智能化生产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,为百年非遗技艺注入智慧基因,为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传统焕新颜,手工制丸到自动化生产的飞跃
走进梧州制药固体车间,现代化自动生产线映入眼帘,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。从塑料托成型到装箱,全流程实现自动化操作:机械手精准抓取蜡丸,喷印设备快速打印信息,检重剔除系统精准筛选不合格品……全方位地展示了规模化生产高品质中华跌打丸的每个环节。
这条生产线由泡罩包装机、高速装盒机、开装封一体机等多个智能化设备组成,能够自动完成塑料托成型、机械手抓取蜡丸装托、喷印产品名称、说明书输送、纸盒输送、蜡丸推送、装封盒、检重剔除不合格品、打印生产信息并影像剔除不合格品、采集纸盒追溯码并检测剔除、装箱等一整套自动化操作流程。
自动制托机冲切
机械手实现平稳移动,可灵活调整抓取方式,以适应不同的药丸数量
梧州制药固体车间的智能化转型,不仅减少了人工操作,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,还能使人均日产量提升150%,产能和效率大幅跃升,为中华跌打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非遗绽新辉,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医药传承
梧州制药的智能化探索并非简单的设备升级,而是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与传统中医药文化,培育中医药新质生产力。
在智能化生产转型的过程中,梧州制药坚持以传承非遗文化为根基、以创新为动力,深入挖掘“中华跌打丸”制作技艺的非遗内涵,持续加强“中华”品牌建设,将“中华跌打丸”制作技艺打造成梧州制药“老字号”品牌文化符号。通过创建“非遗传承工作室”“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”,梧州制药不断壮大传承创新人才队伍,开展非遗保护、工艺革新、“名师带徒”、岗位练兵等活动。借助智能化设备,公司对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优化,助于实现精准质量控制和生产流程智能化管理。中华跌打丸制作技艺分别于2021年和2023年入选梧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、自治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经典名方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焕发新生。
未来启新程,智能化布局引领产业新发展
智能化生产不仅是提升生产效率的手段,更是推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。未来,梧州制药将坚持秉承“造中华好药,护人民健康”理念,从中医药现代化出发,依托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医药传统优势产业提能升级。将传统中医药学理论与现化化生产实践、科研创新成果相互融合,把中华跌打丸的现代化生产经验辐射应用到其他中医药品种生产,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、质量检测、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应用,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研发流程,利用智能检测设备提升产品质量,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中医药事业作出更大贡献。
文/潘俊宇 图/梧州制药
投资者联系电话:0771-2742275
办公室联系电话:0774-3939036